曾忝木鸡夸羽翼,又陪金马入蓬瀛。的释义

诗词原文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曾忝木鸡夸羽翼,又陪金马入蓬瀛。的释义

唐·韦庄

曾忝木鸡夸羽翼,又陪金马入蓬瀛。

夜来簪珥皆仙客,月照纱巾似雾轻。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及对时局的感慨,在词坛上,他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对后世词的发展有深远影响,韦庄一生历经战乱流离,其作品常带有浓厚的感伤色彩。

译文

我曾像那不起眼的木鸡一样自夸过自己的羽翼(比喻早年虽有志向但未被重视),如今又有幸陪同高官(金陵府相)一同进入仙境般的朝廷(蓬瀛,代指朝廷或仙境),夜晚宴会上,所有的宾客都如同仙人一般佩戴着精美的首饰,月光照耀下,轻纱头巾仿佛被薄雾轻轻笼罩,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释义

曾忝木鸡夸羽翼:木鸡,古代寓言中用以比喻修养到家、不为外物所动的斗鸡,此处作者自谦,表示自己早年虽有志向但尚未得到认可。

又陪金马入蓬瀛:金马,指金马门,汉代宫门名,为学士待诏之处,此处泛指朝廷;蓬瀛,指蓬莱、瀛洲,传说中的仙山,代指朝廷或仙境,整句意为有幸陪同高官进入朝廷。

赏析

这首诗是韦庄在一次陪同金陵府相夜宴时所作,通过对比自己早年与现在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当前美好时光的珍惜,首句“曾忝木鸡夸羽翼”以自谦的方式回顾了自己的过去,暗示了早年虽有才华但未得施展的遗憾;次句“又陪金马入蓬瀛”则展现了诗人现在的高贵身份和荣耀,与首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人生的起伏变化,后两句描绘了夜宴的盛况,以仙境般的场景衬托出诗人的愉悦心情,同时也隐含了对这种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韦庄本人也经历了战乱流离,仕途坎坷,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在他仕途有所转机,得以陪同高官参加宴会之时,在这样的情境下,诗人回顾自己的过往,感慨人生的起伏,同时也对当前的境遇表示了珍惜和感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