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钱起
久卧云间已息机,青袍忽著狎鸥飞。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得逍遥物外归。
作者及朝代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748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入朝为秘书监,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郎士元齐名,世称“钱郎”,其诗多为赠别应酬、流连光景之作,题材较窄,然其中不乏佳作,其风格清空闲远,灵和流畅,尤长于写景,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
作者简介
钱起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早年仕途不顺,但并未气馁,终于在天宝年间高中进士,步入仕途,他一生仕途较为平稳,曾任多职,晚年更是官至秘书监,享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在文学上,他是大历诗风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郎士元齐名,并称“钱郎”,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空灵流畅著称,尤其擅长写景,能够捕捉并描绘出自然景物的微妙变化,给人以美的享受。
译文
长久地躺在云间已经息灭了尘世的机心,忽然穿上青袍与鸥鸟亲近飞翔,不要嫌弃我这位旧日的云中太守,我依然能够逍遥自在地回归物外之境。
释义
“久卧云间已息机”表达了诗人长久地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以及在这种状态下逐渐息灭了世俗的机心;“青袍忽著狎鸥飞”则描绘了诗人突然穿上官服、步入仕途的情景,但他依然保持着与鸥鸟亲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得逍遥物外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是钱起山居生活的写照,也是他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首句“久卧云间已息机”以“久卧云间”描绘出诗人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以“已息机”表达出他逐渐息灭了世俗的机心,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次句“青袍忽著狎鸥飞”则以“青袍”象征官职,“狎鸥飞”则表现出诗人与鸥鸟亲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暗示了他步入仕途后依然保持着一种逍遥自在、不受世俗束缚的精神状态,后两句“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得逍遥物外归”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豁达超脱的人生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钱起的仕途经历有关,钱起早年仕途不顺,曾长期隐居山林、远离尘嚣,他并未因此放弃对仕途的追求,终于在天宝年间高中进士,步入仕途,这首诗可能就是在他步入仕途后,对过去隐居生活和未来仕途生活的思考与感悟的结晶,通过这首诗,钱起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