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寄黄几复
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故人千里无由愬,赖有诗筒去复还。
作者及朝代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作者简介
黄庭坚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文,为文奇崛,为诗瘦硬生新,是北宋诗坛的杰出代表之一,其书法亦自成一家,擅长行书、草书,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黄庭坚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但其文学和艺术成就却为后世所敬仰。
译文
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想要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如今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相隔千里,想要跟老朋友诉说衷肠,赖得有诗筒传递消息,你我情谊才得以往复交流。
释义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其生活状况的关切,首联写两人相隔千里,难以互通音信;颔联回忆往昔相聚的美好时光,与当前江湖落魄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颈联写友人生活清贫,但作者希望他能保持健康;尾联则通过“诗筒”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虽远隔千里,但仍能通过诗歌传递情谊的欣慰。
赏析
此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首联以“我居北海君南海”开篇,既点明了两人相隔千里的现实,又暗含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颔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以鲜明的意象和对比的手法,将往昔相聚的美好与当前江湖落魄的境遇形成强烈反差,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境遇的无奈,颈联“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则通过友人生活清贫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其生活状况的关切和对其健康的祝愿,尾联“故人千里无由愬,赖有诗筒去复还”则以“诗筒”为象征,表达了作者虽远隔千里,但仍能通过诗歌传递情谊的欣慰和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是黄庭坚为寄怀友人黄几复而作,黄几复是黄庭坚的好友之一,两人情谊深厚,由于种种原因,两人相隔千里,难以相见,黄庭坚在思念友人的同时,也对其生活状况表示关切和担忧,他写下了这首《寄黄几复》,通过诗歌传递自己的情感和祝愿,此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展现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