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周万物成语的释义

智周万物成语的释义为:形容智慧广博,无所不知。“智”指智慧,“周”指全面、遍及,“万物”则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整个成语表达了一种智慧高远、无所不包、洞悉万物的境界。

1、智周万物的拼音

智周万物成语的释义

zhì zhōu wàn wù

2、智周万物的释义

“智周万物”意指智慧广大无边,能够透彻地理解和把握世间万物的本质和规律,它形容人的智慧极其高明,能够洞察一切,无所不知。

3、智周万物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周易·系辞上》:“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其中虽未直接出现“智周万物”四字,但“神以知来,知以藏往”等表述体现了智慧洞察万物的思想,后世据此提炼出“智周万物”的成语。

(注:由于“智周万物”并非直接出自某一具体文献的原文,而是对古代智慧思想的一种概括,因此这里提供了《周易》中相关思想的出处作为背景。)

4、智周万物的例句

他学识渊博,智周万物,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迅速找到解决之道。

5、智周万物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的智慧极高,能够全面、深刻地理解世间万物,在句子中多用作谓语、定语,表示对某人智慧的赞美或肯定。

6、智周万物的示例

诸葛亮智周万物,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

7、智周万物的近义词

博古通今、无所不知、洞察秋毫、明察秋毫等。

8、智周万物的反义词

孤陋寡闻、一无所知、愚昧无知、目光短浅等,这些词语都表示缺乏智慧或知识,无法全面、深刻地理解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