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埴索途成语的解释

擿埴索途成语的解释为:擿埴,指用手指在地上按痕迹寻求;索途,指寻找道路。该成语原指盲人以杖点地探求道路,后比喻行事缺乏明确可靠的依据,而随意猜度、盲目行事。

1、擿埴索途的拼音:tī zhí suǒ tú

擿埴索途成语的解释

2、擿埴索途的释义:原指盲人以杖点地探求道路,比喻行事缺乏明确方向或依据,盲目摸索,不得要领。“擿”意为按、探取,“埴”指地上的泥土或小石子,“索”是寻找,“途”即道路。

3、擿埴索途的出处:此成语出自《庄子·天运》:“夫盲人无以与乎眉目颜色之好,故视而弗见,听而弗闻,奚以自至以,夫自迷者,不识正路,而必妄行;犹无的放矢也,则虽尽人力,其于中也,非愈多而愈惑乎?故擿埴索涂之人,昼夜之所不息,以趣舍于南之冥灵之山,涉玄圃之门。”

4、擿埴索途的例句:在没有明确指导方针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像擿埴索途一般,在项目中盲目摸索前进。

5、擿埴索途的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于形容方法不当,盲目行事。

6、擿埴索途的示例:在科学研究中,如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验设计,仅凭直觉和猜测进行,就如同擿埴索途,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7、擿埴索途的近义词:盲目摸索、漫无目的、瞎打乱撞、胡乱摸索等。

8、擿埴索途的反义词:有的放矢、胸有成竹、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等,这些反义词都表示有明确的目标、计划或方法,与擿埴索途的盲目性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