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南曲
唐·储光羲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春风吹短箫,棹歌声远遥。
明月浮波上,清光满画楼。
作者及朝代
作者:储光羲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储光羲,唐代著名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金坛)人,祖籍兖州(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授汜水尉,转冯翊县尉,迁太祝、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陷贼,受伪职,坐贬岭南,后入京,迁太常寺卿,储光羲的诗多写田园隐逸生活,风格朴实自然,语言洗练,意境清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译文
傍晚时分,在长江之中,人们相互邀请一同归向渡口,落花仿佛有了情意,随着船只的流动而来去,春风吹拂着短箫,船夫的歌声远远传来,悠扬动听,明亮的月亮浮现在水波之上,清澈的光辉洒满了彩绘的楼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傍晚时分的宁静与美好,前两句写人们相约归渡,落花有意追逐船只,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春风吹箫、棹歌声远以及明月浮波、清光照楼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傍晚景色,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人通过落花、春风、短箫、棹歌、明月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和谐、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春风吹短箫,棹歌声远遥”两句尤为动人,不仅写出了春风拂面的舒适感,还通过船夫的歌声传达了江南水乡人民的淳朴与欢乐,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储光羲的田园隐逸生活有关,储光羲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对自然和田园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江南水乡的生活中,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于是将这些感受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曲》,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储光羲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